咨詢熱線:400-660-1188
時間:2020-9-1字號:AAA
蒙醫藥學是“活著”的文化遺產。蒙醫的系統理論源于自然萬象的規律,信仰“天人一脈”,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,貫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觀。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傳承至今,堪稱古代科學的瑰寶。 蒙醫藥不僅有神奇的治療方法,在預防、保健、康復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價值。 蒙醫是廣角鏡,它的視野很寬廣很透徹。 《蒙古秘史》記載:一次在作戰中,成吉思汗頸部受傷失血,在危急關頭,他的部下半夜不顧性命沖破敵人包圍,去尋找酸馬奶,這說明在一千年前的蒙古部落,對失血過多的人用酸馬奶來搶救,已成為熟練經驗。 ▲在《四部醫典》中記載:針刺、放血從北方傳到內地,在北方盛行。 ▲元太醫忽思慧于1330年用漢字撰寫了《飲膳正要》一書,這是蒙醫藥學的第一部典籍,也是中國營養學研究的開山之作,李時珍將其中部分內容收入他的《本草綱目》。 ▲世紀著名蒙醫藥學家占布拉著《蒙醫金匱》一書,記述了蒙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藥兩千多首,是一部較完整的蒙藥方劑集。 ▲1963年內蒙古多倫頭道洼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砭石針,1978年在內蒙古樹林召公社出土的青銅針,被考古學界認定為用于針灸,這讓蒙古高原的醫藥學歷史一下推到了久遠以前的石器時代。
我們致力于成為國際蒙醫藥優秀文化的傳承者,用傳承與創新托起健康美好生活,為人們提供民族特色健康產品及服務!